谢 轶 平
雁城西邑,蒸水之滨,有一块热土叫长湖。这里,随着市委、市政府拓城战略的实施,逐渐成为寸土寸金之地。然而,各类矛盾、纠纷也接踵而至,一些矛盾、纠纷甚至成为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的“瓶颈”和“绊脚石”,制约着这个乡乃至蒸湘区,甚至是全市的发展步伐。如何破解这一“瓶颈”,营造政通人和、长治久安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环境?如何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形成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巨大合力?如何化解矛盾、调和纠纷,确保一方平安、致富一乡百姓?长湖乡党委、政府用一手抓稳定、一手抓发展的成功实践诠释了这一切。
成功实践之一:建立长抓不懈机制,及时调处了一大批突发事件及争端。
长湖乡党委、政府深刻认识到,讲维稳就是讲政治,抓稳定就是抓发展。在认真分析全乡形势的基础上,乡里把综治工作放到了首要位置,不断加强领导力量和工作力度,建立健全综治机构,制定了全乡综治工作规划和实施方案,落实了综治领导责任制、目标管理责任制和综治“一票否决制”。乡政府与各村、社区居委会及辖区内坐落单位层层签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状,明确了各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形成了层层有人抓,事事专人管的工作格局。2004年4月,该乡松亭村与大立村部分村民因地界纷争发生纠纷,双方矛盾激化,近百名村民相互对峙,一些不怀好意的滋事分子还邀来数十名社会闲杂人员,一场流血械斗一触即发。两村综治人员迅速电告乡政府,当日值班的乡领导及相关站所人员十万火急赶赴现场,当机立断疏散对峙人群,遣散社会闲杂人员,并一面走村串户逐一上门耐心细致做好村民思想工作;一面立即派人调查纷争原因及事实真相,并实事求是地向两村村民公布结果。另外,严肃处理了几名不怀好意的滋事者。通过有理有节有据、公开公平公正的调处,一场流血冲突得以成功化解,一场骤起风波烟消云散。2004年5月,船山西路一栋居民楼20多户居民敲锣打鼓到该乡政府,专程送来感谢信,这也缘起该乡及时出面调处了一桩“民间纠纷”。原来这20多户居民所住楼房一直没有安装自来水,依靠一眼机井度日。2003年下半年船山西路改造工程毁掉了这眼机井,20多户群众便交钱办好自来水接入手续,但因地理和施工原因,需从长湖乡长湖八组村民拆迁安置楼自来水供水管处接入。长湖八组十余户安置户认为此举会影响自家自来水水压便百般阻挠,并10余次阻止自来水公司施工,使20多户居民长达半年时间生活用水困难。直到今年5月,该乡接市优化办通知后方获悉此事,乡党委书记陈硕果、乡长尹熙明立即带领乡、村干部亲赴施工现场,一面苦口婆心的劝导;一面施以科学实验验证。经过乡、村干部两天时间的“软”磨“硬”泡,终于取得了村民的信任,一举化解了这场“民间纠纷”。据统计,该乡仅今年便调处各类突发矛盾和纠纷40起,其中公民与公民间23起,公民与法人或社会组织之间17起,调处成功率达到了100%。
成功实践之二:创新多头并举方法,有效化解了一系列尖锐、复杂矛盾和纠纷。
随着城市建设西拓和一批省、市重点工程、民营项目的落户,该乡土地逐渐被征用,围绕土地款分配,一系列尖锐、复杂的矛盾和纠纷应运而生。其中最突出的便是“四属户”问题(计划经济时代的“半边户”)。该乡仅长湖村就有“四属户”68户,140多人,计划经济年代她们参加生产队的劳动,实行记工分制,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四属户”未分责任田土,相应也未尽该尽的义务。近年来,在土地款分配过程中,“四属户”要求享受本组村民同等权利与待遇,共同参与分配,从而引发了与全组村民之间的矛盾。这一悬而未决的纠纷一“缠”就是10多年,“四属户”们多次到区、市上访,有的还向法院起诉。特别是今年9月16日和21日,数十户“四属户”两次违法赴省上访,给该乡甚至蒸湘区造成了较大的不良影响。为解决这一久拖未决的老大难问题,该乡党委、政府本着“依法按政策,结合村规民约和习俗,从实际出发,以利于维护稳定”的思想,通过加大宣传力度,用政策教育人、根据实际情况,重新制订分配方案、签订协议,全力做好兑付工作三头并举新方法,耐心细致做好了协调工作,终使这一复杂、尖锐矛盾得以圆满解决。在这一过程中,仅召开村民大会、村、组干部会、党员大会等各类协调会就达百余次。经过20余次走访、座谈,在充分考虑非“四属户”与“四属户”利益的基础上,乡、村干部数次制订分配方案,在取得一致意见后形成了最后的方案。为了做好补偿资金兑付工作,乡里数十名工作人员逐家逐户进行核算,签订协议,使她们吃下了“定心丸”,“四属户”们对这些感到由衷满意,表示停访息诉,从而彻底解决了这一老大难问题。该乡还坚持元旦、春节、“两会”、“6.4”“9.13”等特护期间实行日报制度。乡党政领导带队24小时轮流值班,及时防范可能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和尖锐矛盾,全年全乡未发生一起影响稳定的重大恶性事件,没有发生一例因处置不当而导致事态扩大的事件,实现了全乡社会持续稳定。
成功实践之三:展开群防群治攻势,一举攻克了城郊结合部综合治理难题与堡垒。
长湖乡辖区内的立新小区,曾被誉为“黄、赌、毒、黑”窝,极大地损害了党委政府的形象,影响了经济发展环境。乡党委、政府在经过认真剖析和反思后,痛定思痛,决心出重拳、下猛药,依靠群防群治这一法宝,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整治。该乡一面引进数百户五金机电经营大户,规行划市建立立新五金机电大市场,并投入150余万元对立新小区道路、背街小巷全面改造,加大城管环卫保洁力度,使小区实现了“美化、亮化、净化”;一面对立新小区附近西外环线、船山西路、西合铁路等重点路段及西湖停车场、廖家湾等重点部位进行集中整治。并在立新社区构建了社区民警、物业公司巡逻队、志愿者义务巡查队三级群防群治网络队伍,严厉打击多发性犯罪,逐一排解社会治安隐患。物业公司巡逻队、社区志愿者共协助社区民警破案10余起,抓捕违法犯罪分子8人。2004年初春的一天,巡逻队在巡查过程中,发现社区内一五金经营户门面铁门没有锁好,便派专人通宵为其站岗。第二天一早,当一位姓宁的河南老板如梦方醒进店清点货物,发现价值一百多万元的货物分文未受损时,激动地给乡里送来锦旗。在今年全市创建平安衡阳动员大会上,贺仁雨市长充分肯定了立新社区实现了由“乱”到“治”的作法。为打造平安长湖,营造良好经济发展环境,管好城郊结合部,该乡组织和整合各方力量,由计生办、派出所、司法所对流动人口、暂住人口、刑释解教人员、吸毒人员进行逐户清查,登记造册,实行实有人口管理,推行部门和单位法人,业主或房东社会治安责任制。全年全乡共破获刑事案件376起,摧毁犯罪团伙3个,查处治安案件451起,有力地震慑了犯罪分子。
春风化雨暖人心。长湖乡集中力量,狠抓综治工作不仅赢得了民心,确保了稳定,还促进了全乡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2003年船山西路改造工程中,该乡1万多平方米的拆迁安置任务,仅用了短短十天时间便全部完成,没有发生一例纠纷。该乡立新村几年前曾因村民与房地产公司之间的纠纷而成为全市有名的“上访村”,村里还因此被一票否决,取消了市、区文明单位称号。近年由于加强综治工作,该村又被评为全省依法治村先进村。社会稳定能够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才能保障社会稳定。长湖乡加强综合治理,经济发展环境日渐优越,吸引了一大批民营资本、招商项目纷至沓来,除污水处理厂、立新大道、蒸湘世纪城、广电中心等一批省、市重点工程纷纷上马开工建设外,立新五金机电市场生意日渐兴隆,由北京客商投资3千万兴建的真空光电高科有限公司,加拿大客商投资5千万改造西湖汽车配件厂项目拟落户该乡。据统计,今年该乡共吸纳各类投资近5亿元。透过长湖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程的背后,我们有理由相信:平安长湖的背后必将崛起一个富庶长湖、小康长湖和现代长湖。
信息来源:衡阳蒸湘新闻网责任编辑:陆 意 |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