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蒸湘新闻 > 蒸湘要闻 > 正文

蒸湘区城市建设走笔
www.zhengxiang.gov.cn作者:日期: 2004/11/26【字体:

  本网讯  国庆前夕,记者穿行于蒸湘区大街小巷,从桂树飘香的红湘样板路到古色古香的红湖商业步行街,从宽阔平整的勤俭巷到改造一新的立新一纵道,从人居环境日益改善的立新社区到文明新风扑面而来的太平社区,所到之处,无处不感受到蒸湘区在样板路建设、背街小巷改造、美化社区、配合市重点工程取得的明显成效;无处不感受到蒸湘城区面貌翻天覆地的变化;无处不感受到一个新城区浓厚而强烈的城市气息……

  蒸湘区是我市行政区划调整后设立的一个新城区,2001年5月立区以来,区委、区政府针对辖区居民城市意识不强、城市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的实际,确立以城市建设为重心的发展思路。区委书记李安平、区长徐建中多番深入辖区坐落单位及居民当中,问城市发展之计,谋城市建设良策。三年来,蒸湘区举全区之力,每年建设“一点一线一路”,改造全区背街小巷,实现了城区面貌“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

  “十一”黄金周期间,我市第一条商业步行街红湖商业步行街开张迎客,引发了雁城休闲、购物的热潮。两侧的商铺门店按仿古风格修建和装饰,宽阔的街面铺设了花冈岩道板,花坛绿地点缀其间,管线全部下地。整条街为仿古园林式的风格,融古色景观与现代商业于一体,和以前拥挤、脏乱的老衡西市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红湘路是蒸湘区投巨资打造的一条样板路。这条路的建设标准高,速度快,质量好。全路段铺设了火烧花岗岩人行道板及果皮箱,香气扑鼻的桂花树点缀一路。其路面的净化、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堪称全市一流,不少市民认为红湘路可以和解放路、船山路比美。记者留意到,一位正在散步的中年行人特意指着人行道上的盖板说,这条路上的盖板都铺得比别的地方平。

  说起勤俭巷,周边的居民纷纷站了出来:这条小巷原来坑坑洼洼,雨天积水,晴天扬灰,行人怨声载道。去年,区、街两级四处筹资对该路进行了全面改造,如今路平了,沟通了,居民们出行方便多了。据蒸湘区分管城市建设管理的副区长刘建辉介绍,蒸湘区启动背街小巷的改造始于2003年,开全市之先河,勤俭巷就是2003年蒸湘区自筹资金30多万元修建的。这条路的新修解决了周边居民出行难的问题,赢得了市民的赞誉。

  今年,蒸湘区委、区政府加大了背街小巷改造力度,本着市政府提出的“路平、沟通、灯亮、见缝插绿”的原则,蒸湘区高标准地对石坳路、立新一、二、三纵道、学院南路等15条背街小巷进行了改造,目前已全部竣工,在背街小巷改造中,共安装路灯102盏,维修小区路灯87盏,维修改造路面14.4万平方米,新筑行人道5.3万平方米,其中铺设彩板砖2.8万平方米,安砌路缘石1.1万米,安装疏通、维修下水道5800多米,新增雨水口147个,新植树400多株,新增花坛5000多平方米。

  解放路、船山路的改造是我市城市建设的亮点。在配合解放路、船山路的改造中,蒸湘区承担了大量的工作。解放路全长3.6公里,其中蒸湘区占1.9公里。在配合解放路改造中,蒸湘区共拆除房屋6.3万平方米,清洗墙面18.6万平方米,粉刷墙面4.7万平方米。在船山西路的改造工程中,共拆除房屋2.7万平方米,拆除防盗网7900平方米。

  蒸湘区蒸湘街道太平社区被称为雁城社区中的一颗明珠。走进太平社区,满目都是鲜花、绿树和青青的草坪。不论是院落,还是小巷,都实现了路平、沟通、灯亮。这里已经形成了居住环境洁、净、美、亮,社区服务全、快、好、专,文化娱乐多、特、新、奇,居民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格局。去年来,蒸湘区又投资近百万元资金,对红湖塘社区进行美化、绿化、硬化。对社区内的红湖塘等两条主要路段进行了改造,硬化路面2600多平方米,铺设彩色人行道板1200多平方米。拆除违章建筑7200多平方米,拆防盗网7000多平方米,清洗外墙4500平方米,油漆外墙8000平方米。社区变净了,变亮了,变美了。同时,城市基础设施也日趋完善,垃圾中转站由三年前的3座增至38座,公厕由16座增至64座。在船山西路、红湘路、立新一、二纵道等11条路上新安装果皮箱360个。

信息来源:衡阳蒸湘新闻网责任编辑:陆 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