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金秋的星城长沙,四处弥漫着成熟和收获的气息。盛装开幕的首届湖南诚信建设成果展上,蒸湘区被省商务厅等八个部办厅局推评为“湖南十大投资环境诚信安全区”,成为我市惟一获此殊荣的县(市)区。作为一个成立仅仅三年时间的雁城新区,何以连年跻身全市招商引资第一名?何以在全省众多县(市)区中脱颖而出,载誉而归?“诚信为基础、民营是根本”。蒸湘区区长徐建中掷地有声的十字诤言足以诠释这一切。
蒸湘区是我市2001年行政区划调整后成立的一个新城区,成立之初,区域经济基础差、底子薄,缺乏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如何摆脱困境,实现区域经济扩容提质、强筋壮骨成了蒸湘区区委、区政府面临的一个首要课题。三年来,该区决策者们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充分发挥区位及科技、人才、政策、基础设施优势,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和外向型经济,确立了“百业待兴,首推招商;无外不快,以外促外”的战略思想,制定了“三年打基础”、“五年大发展”的发展目标,构筑了“城市带动、民营推动、开放促动、项目拉动”的发展战略,建立了以区委书记李安平为首的区级领导抓项目责任制,形成了“人人都是蒸湘形象、事事关乎经济发展”的诚信招商格局。欲引凤凰来,先栽梧桐树。该区先后出台一系列鼓励和保护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并专门成立外商投诉协调机构。区经贸局完善并细化项目代理制度。对项目立项、报建、用地、登记注册等各类证照实行全程免费代办。区优化办制订经济发展环境监督制度、公开承诺制度、首问责任制度、检查报批制度、效能跟踪制度、违规警告制度、环境评议制度、挂牌保护制度,强化机关干部服务经济的职责,落实政务公开,凡到企业进行任何检查,必须经区优化办批准并落实同城一家检查制。对单位和个人服务经济发展的工作效能实行跟踪检查,对单位和个人的违规行为进行事先告知、警告,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对区直职能部门的服务质量、执法情况公开进行评议。该区还对年纳税1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和骨干三产企业实行挂牌保护,并派驻“政府联络员”。区纪委在全市首推行政问责制度。凡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人和事,不仅要追究当事人的乱作为,更要追究主要负责人的不作为。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蒸湘区坚持按市场规则办事,做到“政府引导不主导,部门参与不掺和”,树立了高效、透明的服务政府形象。2002年,该区引进晶珠置业有限公司,对闲置已久的莲花大厦、来雁饭店实行整体买断,并投入2.2亿元巨资打造雁城商业航母——晶珠商业广场。区经贸局等相关职能部门迅速主动登门提供优质服务,仅用了不到一个月时间便为外商免费代办好所有报批手续,促成了晶珠商业广场建设,使该项目仅用了10个月便圆满竣工,并在雁城业界刮起了“晶珠速度”的旋风。晶珠商业广场的成功建设顿时成为蒸湘区一张招商引资的“金字名片”,引得肯德基、友谊阿波罗集团、永和豆浆等一大批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和连锁店竞相进驻,激活了雁城商业一池春水。紧接着,泰阳家电、四海神龙公司、中鑫合金锰有限公司、湘南汽贸城等十余家外资企业纷纷登堂落户蒸湘区,使得该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亮点频现。
经济发展如同万物生长,不仅需要阳光、水分,更离不开优良的土壤。为了营造优良的经济发展环境,培育区域经济发展的优良“土壤”,使外资企业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该区不断出重拳、下猛药整治经济发展环境。区优化办、区政法委等职能部门先后8次在全区开展大规模整治肃清活动,严查严办各类严重扰乱经济秩序的案件10余起。三年中,区委书记李安平、区长徐建中定期深入各类企业现场办公,帮助友谊晶珠广场等20余家企业解决难题10余个,办理难事30多件。为规范行政,遏制职能部门“四乱”行为,杜绝影响经济发展的“暗箱操作”行为,该区从财政管理改革入手,建立了会计集中核算、会务集中办理、国资集中管理“三集中”的财政管理体系,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收付两分离”,从源头上阻断了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行为,今年1-10月,该区共拒批各项检查10起,受理、办结各项业务及审批事项4652件,为企业减免各类收费180余万元。该区优化办向社会各届发放的5000份环境评议表显示,投资客商及居民对该区经济发展环境满意度达到91%。据统计,今年前10个月该区已完成民营经济总产值40多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3%;全区新增工业企业106个,区域经济呈现出强劲发展势头,出现了内涵与外延、经济亮点与新的增长点齐头并举的良好格局。
信息来源:衡阳蒸湘新闻网责任编辑:陆 意 |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