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衡西线上的蒸湘速度——蒸湘区为重点工程营造良好外部环境纪实
www.zhengxiang.gov.cn作者:谢轶平 成振锋日期: 2007/08/01【字体:

 

    蒸湘区呆鹰岭镇潭衡西线高速公路十二标段,细雨飘落在搅拌站高耸的搅拌塔上,飘落在坪里堆积如山的碎石上,飘落在工地上待命的推土机、压路机上。该标段主要负责人满怀深情地说:“蒸湘区征地拆迁速度是全线最快的,为我标段这么早进场施工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潭衡西线高速公路是我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五纵七横”的第三纵,途径蒸湘区雨母山乡、呆鹰岭镇,12个行政村,65个村民小组,需征地1500亩,拆迁房屋193户,建筑面积4万多平方米。


  蒸湘区委、区政府和区协调领导小组广大干部职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扬挑战自我,勇创一流的精神,顽强拼搏,开拓进取,勇克难关,在不到20天的时间内迅速完成了征地协议签订和房屋拆迁任务,谱写了我市高速公路征地拆迁的新篇章。


  潭衡西线的拆迁速度得到了业主的一致好评,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那么,蒸湘区又是如何创造令人刮目相看的拆迁速度的呢?

   着眼长远,着眼大局,营造共同发展的大氛围

  3月27日,蒸湘区启动了潭衡西线高速公路征地拆迁工作,为征地拆迁工作定下了“又快又好”的目标。“快”即要求在2007年4月25日前完成征地拆迁任务,顺利实现交地;2007年10月底以前做好重建安置工作,让被拆迁群众住上新房。“好”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要宣传动员好;二要政策落实好;三要确保征地拆迁和施工环境好;四要把被拆迁群众安置好;五要将矛盾纠纷及时调处好。


  消息在沿线一传十,十传百,各种利益的纷争相继浮出水面。征地拆迁是推进重点工程进度的关键环节,是重点工程外部环境的核心内容,利益链的廓清是重点工程征地拆迁中的一道难题。


  蒸湘区找到了一个最佳切入点,就是用发展的战略眼光来看待和处理各种利益的平衡,为重点工程营造良好施工环境。蒸湘区委书记李安平说:“蒸湘经济要发展,先修路;村民群众要想富,先修路;修路是大事,一个项目可以带动一批项目。在发展的高起点上形成共识,讲大局、讲发展、讲奉献、讲纪律,为重点工程提供高效优质服务。”


  一时间,讲发展成为潭衡西线征地拆迁工作中出现最多的关键词和流行语。区干部说,乡干部说,村干部也说,话说千遍不厌烦,讲发展蔚然成风。一句口头禅在潭衡西高速公路沿线不胫而走:小路小富,大路大富,高速公路快富。这话一点不假,潭衡西线建设正是为了拉动我省一点一线地区的经济发展,业内还流传这样一句话:一个高速公路的互通就相当于一个开发区。


  如何对待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是能否正确对待拆迁的分水岭,站在不同的一边结果迥然不同。一些眼光短浅的村民看到拆迁补偿没有达到自己的心理预期,心理上想不通,行为上有抵触,这样的现象并不奇怪。雨母山乡雨母村支部书记夏忠晓对想不通村民经常苦口婆心地做工作,他说:“短期来看确实吃了亏,长期来看能够得更多的实惠;我们吃点亏,子孙能享更多的福。”


  讲发展讲到了点子上,讲发展讲到了村民的心坎里,讲发展讲出了村民的自觉行动。从呆鹰岭镇到雨母山乡,抵触的村民越来越少,支持和配合的越来越多,不少村民还提前行动,自行拆除房屋,自己想方设法来解决安置上的困难。雨母山乡二塘村豆腐塘组78岁的老党员刘正元说“高速公路途径我村,对发展经济很有好处,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支持高速公路建设”。

转变作风,深入基层,谱写和谐拆迁“三部曲”

  哪里矛盾最多,哪里就有干部的身影;哪里困难最大,哪里就有领导的足迹。干部下沉,到基层去,到一线去,到最困难的地方去,已成为潭衡西线蒸湘工地上的闪光点,照亮了沿线的每一寸土地。


  区拆迁组长李孝桥连续10多天坚持工作到深夜11点,有时甚至工作到凌晨2点。呆鹰岭镇人大主席蒋恒祝、政协联络工委主任黄伟生,雨母山乡人大主席杨安平、副乡长刘国树自始至终坚守拆迁工作一线。呆鹰岭镇高岭村支部书记刘健、雨母山乡二塘村支部书记李远胜每天起早摸黑,全身心扑在拆迁工作上。特别是区指挥部全体成员每天早上6:30就出发,到晚上9:00才回,在现场的时间超过平常的工作时间。


  零距离的接触,面对面的交流,体现了干部的务实作风和真情厚意。在沿线拆迁户里有一张红色的慰问信,上面写着这样的话:目前,部分拆迁户正在积极拆房建房。希望你们在建设过程中注意安全,小心保管好财物,同时积极配合政府重建家园,顺祝全家幸福安康!拆迁无情人有情,有情操作得到了村民的积极支持。


  在工作中,蒸湘区创新了土地征用模式,创造了集中签约征地的典范,主要做法为“三步曲”:一是集中听证。每组选出3至5名代表,以乡(镇)为单位召开会议,宣传政策,答疑解惑,充分征求代表意见。二是集中签订协议。以村为单位,各组组长直接带公章到乡(镇)政府与区指挥部签订协议。三是集中结算。各村民小组与区指挥部按土地类别、面积,用一个政策,一个标准,一把尺子算好账,区指挥部把补偿费直接拨付到组。在结算中采取直通车的做法,避免了村民产生“乡里吃了我,村里吃了我”的疑惑,让村民更加放心。


  征地拆迁工作最能体现干部的工作作风、能力、成效,是检验干部的“试金石”,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就泾渭分明。蒸湘区在征地拆迁上恰如其分的使用干部,让每个人都有发挥自己作用的平台;同时利用这样的机会考察干部、锻炼干部、使用干部,对表现突出者予以重用。这种重视基层的用人机制为重点工程建设的外部环境优化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严格纪律,依法依规,整治重点工程周边秩序

  在潭衡西线的征地拆迁中,蒸湘区规定了“四个严禁”: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强揽强包工程;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阻止施工,拦截、损坏、扣留施工车辆,哄抢工程建设物资;严禁讨好卖乖,乱开口子,索拿卡要;严禁推诿塞责踢皮球。


  4月13日,呆鹰岭镇高岭村支部委员刘治军在潭衡西线高速公路建设工作现场散布消极言论,对工作持消极抵触情绪,没有切实履行村支部委员的工作职责,在党员干部和群众中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针对这一事件,该镇当即召开党委会,对其作出免职处理决定。


  发展环境不容破坏,公安部门加强了沿线治安管理,对个别村民无理闹事、阻碍施工的违法行为重拳出击,为重点工程保驾护航,维护了良好的施工环境。


  6月1日上午,潭衡西线高速公路施工单位进入雨母山乡二塘村小桥组施工时,遭到该村伍小林等20多名村民的阻挠。蒸湘区公安分局、雨母山乡派出所干警迅速赶到现场,配合区乡工作人员做好村民稳定工作。当村民情绪得以平稳,施工单位施工时,伍小林不顾工作人员和干警的制止及劝说,用砖头砸向施工人员。当天,警方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对肇事者伍小林作出了行政拘留7天的决定。


  纪律和规规成为保护重点工程的高压线,有力地保证了施工现场的秩序。


  蒸湘区区长唐文峰说:“潭衡西线的征地拆迁工作体现了蒸湘精神和蒸湘速度,我们在工作中把政策宣传到每家每户,用和谐的理念推动拆迁;营造共同发展的浓厚氛围,用发展的合力推动拆迁;重拳整治违纪和违法行为,用法制的手段推动拆迁。”

信息来源:蒸湘党政门户网责任编辑:刘 莉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