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刘洋秋,中平村没人不认识他。6年前的他,是一名普通村民,为了养家糊口,在村里开始了养猪之路。一晃眼6个年头过去了,他的养猪场规模不断增大,目前占地面积近3000平方米,共养殖856头生猪。
全镇禽畜禁养区清零“攻坚战”打响之前,得知要拆除养猪场的消息后,作为一名养殖户,刘洋秋的内心非常挣扎,拆除猪场意味着投入的资金和心血都打了水漂。
“‘攻坚战’打响后,我们多次上门跟刘洋秋打交道,他要么东躲西藏,要么不理不睬,甚至暴力赶人。但是人心都是肉长的,只要做通了养殖户思想工作,真心对待,总会有回报的。”负责中平村的镇干部告诉记者,为了打动刘洋秋,他们发动其岳母等亲戚一齐做他的思想工作,刘洋秋的叔叔甚至专程从惠州赶回来当“说客”……
镇党委书记郑刚告诉记者,经过反复开导和政策宣讲,刘洋秋渐渐消除心中的“疙瘩”,加之镇里承诺,全力支持他重新创业或就业,让他吃下“定心丸”,承诺一周内将800多头生猪全部退栏。
5月2日,市畜牧水产部门督察组来到刘洋秋的养猪场看到,整个猪场空空如也,所有猪舍全部清理干净,昔日难闻的臭味没有了。猪场共有800多头生猪,退栏数量多、难度大,短短几天之内如何办到?
刘洋秋坦言,联系蹲点的镇、村干部不仅帮忙联系了来自株洲、益阳等地的收购商,还帮忙赶猪、清理猪舍,“整整忙了两天一夜,直到全部生猪都送上车运走。”
信息来源:责任编辑:曾彬 |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