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蒸湘区201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6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6年3月9日在蒸湘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www.zhengxiang.gov.cn作者:日期: 2016/03/31【字体:

蒸湘区财政局局长  阳宏伟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报告201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6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查,并请各位列席人员提出宝贵意见

一、201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般公共预算:2015年我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4075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00.1%,同比增长8.4%,按市考核口径同比增长12.1%完成区级一般预算收入37128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06.9%,同比增长12.3 %。

分部门完成情况:财政部门完成3703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49.3%,同比增长6.7%;地税部门完成116070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03.7%,同比增长11.3%;国税部门完成84302万元,为年度预算的96.4%,同比增长4.8%。

根据初步结算,2015我区区级一般预算收入为37128万元,上级专项补助及转移支付补助41747万元,债务转贷收入4200万元,上年结转支出1000万元,上年结余8万元,区级收入总计为84083万元,区级一般预算支出74089万元上解支出3417万,债务还本支出3300万元,安排预算调节基金2400万元,结转下年860万,结余17万元。全年收支及结余以市最终结算数为准。

政府性基金预算:全区无政府性基金收支预算。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全区无国有资本经营收支预算。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全区社会保险基金收入16578万元,支出5199万元,结余11379万元。

过去的一年,我们主要抓好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积极适应经济新常态,全力以赴稳增长。区财政始终坚持把“抓收入,稳增长”放在财政工作首位。面对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调整换挡期,全面深入细致做好分析研判,通过加强收入调度,强化税收征管,开展税收清查,实施综合治税,确保了全年财政收入任务圆满完成。一是收入规模和质量不断提升。2015年完成财政总收入一举突破2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12.1%,收入总量稳居全市第二、城区第一;税收占比达到98.2%,比上年提高0.02个百分点,收入质量继续稳居省、市第一。“十二五”期间,全区财政总收入累计达到 77.3亿元,比“十一五”期间增加53.1亿元,年均增长19.6%,地方财政收入累计达到13.9亿元,比“十一五”期间增加9.8亿元,年均增长22.6%。二是争资规模和效益明显增强。全年向上共争取各项转移支付资金41747万元,同比增加6675万元,增长19%,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20877万元,同比增加 1786万元,增长9.4%。转移性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49.1%,有效弥补了区级财力缺口,保障了全区各项支出需要。2015年共争取地方政府债券转贷资金4200万元,主要用于化解全区存量债务和城市基础设施改造等新增债务支出,有效减轻了全区社会发展资金短缺和偿还存量债务带来的资金压力。三是保障规模和范围逐步扩大。2015年全区财政支出规模达到74089万元,同比增加9467万元,增长14.6%,其中人员经费同比增长11.3%。机关运转和全区人员工资福利得到充足保障。

(二)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凝神聚力促发展。2015年区财政克服财政增收放缓和各项支出不断增大的压力,想方设法筹措资金,集中财力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为我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积聚后劲。一是支持项目招商。全年共安排项目招商和引进专项经费300万元,配合协助引进国内国际项目达22个。二是支持项目建设。全年共安排3000万元用于城市建设管理、城乡一体化和基层基础建设,新建社区办公用房5处,改扩建3处、完成18处社区标准化建设,支持了雨母小镇和绿道建设,加快了呆鹰岭镇提质融城步伐,城乡基础设施和环境得到全面改善。三是支持企业发展。全年共投入689万元用于支持衡钢等企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投入21万元用于企业争创省级著名商标奖励,企业产品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全年通过组织银企对接,共为区内企业融资4.5亿元,帮助企业有效缓解了资金压力。

(三)不断优化支出结构,精心统筹惠民生。全区始终把民生支出作为财政保障首要任务,严格按照中央“八项规定”严控一般性开支和“三公”经费支出,坚持以人为本,增加民生保障投入。2015年全区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三农等惠民支出为 57231万元,占财政总支出的77.2%。一是优先支持教育发展。2015年全区教育支出 17293万元,比上年增长20%。全年共落实中小学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免学杂费和困难学生补助2775万元,发放中等职业助学金111万元,争取中央、省、市资金1008万元用于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安排1059万元用于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足额保障教师队伍工资福利,教师绩效奖励工资全部纳入区级预算并按标准发放到位二是持续加大支农力度。全区通过“一卡通”发放各类惠民补贴4704万元拨付农业保费补贴158万元,安排防汛抗旱经费262万元,争取病险水库加固、中小流域河道治理等水利项目建设资金1270万元,改善了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全区共安排精准扶贫资金68万元,危房改造资金30万,同时统筹涉农资金、就业补助资金,帮助贫困农户增收、脱贫。三是健全完善社保医保体系。全年共发放养老金1510万元,发放城乡低保及救助金1030万元,安排基本医疗保险支出1479万元,新型合作医疗支出1705万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由人均35元提高到40元,区级配套优抚支出490万元,确保了军转、军退干部安置补助的同步提标四是全力支持城乡提质改造。全年投入城市管理和建设资金1000万元用于背街小巷改造、市政基础设施维护及环卫市场化运作;投入城乡一体化1000万元,主要用于雨母小镇及雨母山绿道建设,加快了呆鹰岭镇融城步伐,加大了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力度,城乡居民生活环境和道路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五是大力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全年用于社区保障经费1360万元,平均每个社区40万元;安排村级转移支付246万元,平均每个村7.24万元,有效确保了基层组织的正常运转。

(四)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提升效能强管理围绕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要求,加快推进财税改革,部分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一是贯彻执行新《预算法》。实行了全口径预算,做好了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在内的“四本预算”,真正实现了政府的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二是健全完善财政制度。进一步规范全区财政专项资金的分配、审批和监督管理,制定了《蒸湘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蒸湘区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行政经费节约考核办法》等财政资金管理制度,从源头上确保了财政资金专款专用,效益最大化。三是狠抓财政绩效管理。建立结余结转资金定期清理机制,开展往来借款清理,区本级收回结余结转资金 1600万元,盘活财政存量资金674万元。全年共开展财政项目绩效评价3个,评价金额2976万元,财政资金效益监管得到进一步加强。四是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全区所有预算单位和镇(街道)全部完成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财政资金运行规范有序,资金管理和使用效益明显提升。五是加大财政评审力度。全年累计评审财政性资金投资项目233个,评审资金22462万元,审减预算资金 3405万元,审减率达到15.2%。六是实现财政信息公开。除涉密单位外,所有区直部门预决算和全区“三公”经费全部面向社会公开,主动接受监督。此外,国有资产管理、政府债务管理、非税征管、政府采购、规范公务用车等工作也取得了新成绩。

2015年,全区财政工作成效显著,收支规模进一步扩大,财政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围绕“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全年目标,积极组织财政收入,狠抓增收节支,大力支持经济建设,着力改善民生,深化各项财政改革,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整体良好,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还清醒认识到财政运行中存在不小困难和压力,主要是政策性减收影响较大,财政增收后劲不足,主体税源乏力;财政收入增速回落与支出刚性增长矛盾突出,特别是人员工资、养老保险和医疗卫生的提标扩面、城乡基础建设投入较大,收支矛盾仍然存在,财政改革任务依然繁重,推进改革的力度需进一步加大,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认真研究并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2016年财政预算(草案)

(一)预算编制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进一步完善政府预算体系,改进预算管理和控制,优化财政收支结构,推进财政绩效管理。以提高公共服务能力为重点,细化预算,依法理财,为推进全区“四个领先”、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提供坚实财力保障。

具体编制时严格按照新《预算法》要求,遵循“量入为出、统筹兼顾、确保重点和厉行节约”的原则,根据市、区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年度刚性支出资金需求和跨年度预算平衡的需要,参考上一年预算执行情况和本年收支预算,按照规定程序征求有关方面意见后进行编制。

(二)预算收入安排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财政总收入2016年安排财政总收入预算224453万元,比上年实际完成数204075万元增加20378万元,增长10%。

分部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任务:财政部门收入任务为4073万元,比上年完成数增长10%;国税部门收入任务为92732万元,比上年完成数增长10%;地税部门收入任务为127647万元,比上年完成数增长10%。

一般预算收入:2016年安排全区一般预算收入56986万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8997万元,上级固定性返还补助收入4716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及区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收入6675万元,城建城管体制下放补助收入1721万元,上年结转结余收入877万元,收回存量资金1600万元,预算调节基金收入2400万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

2016年全区暂无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

3、国有资本经营收入

2016年全区暂无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

4、社会保险基金收入

按照社保部门上报省厅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安排社会保险基金收入25137万元,其中:本年社会保险基金收入13758万元,上年社会保险基金结余收入11379万元。

(三)预算支出安排

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2016年安排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6986万元,其中:体制上解支出6000万元,人员经费支出安排32251万元,项目经费支出18735万元。

按预算支出科目安排为: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安排17076万元;2、国防支出安排142万元;3、公共安全支出安排4077万元;4、教育支出安排11893万元;5、科学技术支出安排38万元;6、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安排49万元; 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安排1781万元;8、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安排3217万元; 9、城乡社区支出安排7045万元;10、农林水支出安排2039万元; 11、交通运输支出5万元;12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安排102万元;12、其他支出安排 1822万元;13、预备费1700万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

2016年全区无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

2016年全区无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

2016年安排全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11793万元,结转下年支出13344万元。

三、2016年财政工作重点

2016年是我区建设基本现代化和“十三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之年,我们将按照“规范、透明、创新、协调”的工作思路,深化改革,锐意进取,开源节流,增收节支,进一步提升财政预算管理水平,确保完成全年财政工作目标任务。

    (一)抓好财政收入,提高财政保障能力。是注重目标落实,狠抓协税护税。严格对照增长10%的收入预算目标,抓好任务分解和落实,坚持分月组织调度,确保均衡入库。加强各部门和镇(街道)的配合协作,健全协税护税机制,大力推进综合治税和科学管税。二是注重依法征管,狠抓重点税源。严格执行国家税收政策,有效堵塞收入漏洞,确保及时足额入库。细化“网格化”管理体系,加强对重点支柱行业和重点企业的纳税评估和跟踪管理,确保税收不流失不漏管。三是注重争资跑项,狠抓协调跟进。针对中央、省级财政资金投向变化,及时掌握政策信息,包装项目,积极协调,争取更多的上级资金弥补项目建设财力缺口。

(二)加大民生投入,增强公共服务能力。按照区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区政府工作安排,切实履行好公共财政职能职责,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突出办好民生实事。一是优先保障人员经费支出。按政策落实好全额人员工资福利,逐步解决差额和自收自支人员工资待遇和养老问题,稳定好干部职工队伍。二是服务全区工作大局。不断加大教育、养老、就业、医疗卫生、社会救助等社会事业投入力度,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加快城乡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农村扶贫投入力度,大力扶持和发展现代农业,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进文明城市建设,打造宜居蒸湘新家园提供充足财力保障。三是优化支出结构。积极落实公务用车等政府配套性改革,严控一般性支出,严控楼堂馆所建设,合理安排人员经费,适当压缩公务接待经费,确保“三公经费”实现零增长。

(三)发挥财政职能,提振经济发展能力。一是全力支持项目建设。紧紧围绕项目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和增长极,积极争取项目发展扶持资金,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清理规范企业收费项目,为项目落地创税提供良好经济发展环境。二是创新财政支持方式。积极组织协调银企对接,扩宽企业融资渠道,积极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采取股权合作、财政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更好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公共服务领域。三是积极落实创业和就业财税政策。全面推行“三证合一”改革,严格执行小微企业税收减免优惠政策,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环境。四是扩大政府购买服务范围。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学校、医院、养老、城市建设和管理,逐步由政府包揽各项社会事务转变为政府出资、社会共同参与的管理方式,减轻政府事务性负担。

(四)全面深化改革,提升财政履职能力。一是严格预算执行。继续加快预算支出进度,严格按预算用途和进度用款,不超支乱支,确保年度预算收支平衡。二是强化财政信息公开。加强政府预决算、部门预决算、“三公”经费预决算和其他预算信息公开,严格公开时限,细化公开内容,扩大信息公开范围,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三是加强预算绩效管理。逐步将绩效管理范围覆盖到所有财政资金,将绩效评价重点由项目支出拓展到部门整体支出,实施财政资金跟踪问效,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四是强化政府债务管理。全面掌握政府债务动态,特别是提高镇(街道)化解债务风险能力,严格控制债务风险,推进债券置换工作。五是加强国库集中支付管理。进一步强化国库集中支付管理,继续推行镇(街道)国库集中支付六是强化国有资产管理。进一步强化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完善管理办法,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保值、增值。配合发改部门,做好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工作。七是加强财政监督管理。加强财政专项资金和财政内部的监督检查,全面完善财政监督制度,建立长效机制,规范各部门财务管理。八是规范镇(街道)财政管理。确保各种涉农惠农补贴及时、足额发放;进一步提高镇(街道)财政管理水平,规范镇(街道)财务行为。规范政府采购行为。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法》和采购程序,认真做好政府采购工作。

各位代表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五中全会对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今年是我区建设基本现代化启航之年和“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做好今年财政工作意义深远,责任重大。面对更加突出的收支矛盾和紧迫的改革任务,我们将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监督和支持下,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全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信息来源:责任编辑:曾彬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