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雨母山乡村旅游的建议
www.zhengxiang.gov.cn作者:日期: 2016/06/30【字体:

加快发展雨母山乡村旅游的建议
领衔代表   陈忠宏


    乡村旅游是农村今后发展的战略产业,经过近些年的发展,雨母山休闲旅游农业已进入全新时期,规模日益壮大,产业类型丰富多样,发展方式逐渐转变,品牌建设不断推进,越来越受到雁城市民的追捧。尽管发展态势良好,但由于处于市场培养期,仍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表现在缺乏政策引导,政策合力不够;开发水平不高,产品形式单一;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标准化服务体系尚未建立起来,宣传促销力度不强,未能打造出具有影响力和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产品。

 

    建议:

 

    1.加强领导,形成乡村旅游发展合力。结合新农村建设,创建一批高水平农业旅游示范点、示范村、农家乐经营户、休闲观光农业园区(点)、乡村旅游小镇(村)等一系列乡村旅游产品。

 

    2.统一规划,科学引导乡村旅游健康发展。对于雨母山乡村旅游,应在我区《十三五发展规划》中着重体现,科学制订《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立足资源优势,突出产品特色。

 

    3.加大投入,积极筹措乡村旅游发展资金。将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农民再就业培训资金等有关农业、农村以及旅游业发展的各类资金进行整合,设立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扶持乡村旅游发展。将农业项目和乡村旅游项目捆绑在一起,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大引资力度,鼓励民间资本采取独资、合资、合伙等方式投资乡村旅游项目。鼓励农民以土地入股,或以自有房产、果园、林场等参与乡村旅游的开发建设。

 

    3.项目带动,全力打造特色乡村旅游产品,将现代农业项目、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生态农业发展项目、农业扶贫开发项目与乡村旅游项目结合起来,重点扶持,精心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市场前景好、吸引力强的乡村旅游产品。


〔2016〕6号(A类)

关于对区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第5号建议的答复


    陈忠宏等人大代表:

 

    你们好!

 

    你们在衡阳市蒸湘区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快发展雨母山乡村旅游的建议》已收悉。感谢你们对蒸湘旅游的关心和大力支持。区政府责成我局会同相关单位回复。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强领导,形成乡村旅游发展合力的建议。近几年来,蒸湘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特别是对雨母山乡村旅游的发展,提出了要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建设成为产业园、生态园、文化园和全域旅游公园的发展目标。2013年区委、区政府率先在全市出台了衡蒸办发〔2013〕41号《关于加快休闲农业发展的意见》,设立了休闲农业引导资金,制定了休闲农业发展优惠政策和奖补措施,推进了我区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今年4月,市人民政府出台了衡政发〔2016〕5号文件《关于加快休闲农业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休闲农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原则和工作重点,同时也制定了休闲农业发展的优惠和奖励措施,围绕绿色食品供应、生态涵养调节、休闲观光旅游三大功能,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同时,在我区的《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把雨母山打造成4A级旅游风景名胜保护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城市观光休闲区和城市后花园。特别是结合新农村建设,精心打造“一村一品”的美丽乡村示范片,创建了一批高品质乡村旅游产品,其中东阳村、灵山村先后被评为“湖南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竹雅村、黄花村也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之中,初步实现了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庭院休闲观光旅游业的有机结合;投资修建28.5公里雨母绿道,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已成为衡阳市民休闲健身的首选目的地。以花卉花海为载体,集时尚娱乐、文化旅游、会展节庆及婚庆摄影等活动于一体的文化休闲园区,百万花海已成为雨母山的一张靓丽名片。蒸湘区乡村旅游得到井喷式发展。截至目前,全区现有各类休闲农业企业39家,有三星级休闲农庄7家,有9家规模休闲农庄成为市休闲农业协会理事单位(2个)和成员单位(7个),引导休闲农业企业积极参与《衡阳市休闲农业编辑》工作。7家规模休闲农庄入选《掌上衡阳》惠生活栏目农庄推荐,怡康居休闲农庄被《衡阳晚报》休闲农业专刊重点推介。

 

    二、关于统一规划,科学引导乡村旅游健康发展的建议。多年来,我区一直坚持以农为本,立足于乡村,服务于市民,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为目标,依托农村资源,突出地方特色,因地制宜,统筹规划,有序开发的建设思路来规划、建设、发展休闲旅游产业。在今年4月出台的《蒸湘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了要实施旅游发展工程,在十三五期间,要创建2个五星级乡村旅游区(点)。加快旅游配套设施建设,促进宾馆酒店、餐饮娱乐与生态观光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力争“十三五”末建成3个高星级旅游酒店。要发展乡村体验游。以农村为载体、以农业为依托,有机地融合环境、生态、民俗、文化因素,逐步建设“一环”、“二绿”。“一环”即建设雨母山环道;“二绿”即建设两条绿道:一是建设雨母山绿道,做精雨母山乡村体验游。遵循生态、绿色、环保的理念,以雨母山山、水、田、园为灵魂,以慢行、休闲、游憩、健身为内容,以低碳、生态、环保为理念,把雨母山风景名胜区建设成为衡阳最佳乡村生态旅游目的地。二是建设堰头松陂绿道,做美呆鹰岭乡村体验游。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保护乡村的自然生态环境为重点,突出乡村地方特色,走特色化、规范化、生态化、人本化道路,重点建设观光、采摘、饮食、科普、农事、娱乐、休憩、养生、土特等乡村农田体验休闲项目,把土桥堰头等地打造成城市居民向往的农田体验休闲的集散地。

 

    三、关于加大投入,积极筹措乡村旅游发展资金的建议。你们在建议中提出“将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农民再就业培训资金等有关农业、农村以及旅游业发展的各类资金进行整合,设立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扶持乡村旅游发展”;“鼓励民间资本采取独资、合资等方式投资乡村旅游项目”。这些建议提得很好,我们将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确保资金投入和优惠政策向乡村旅游倾斜。

 

    四、关于项目带动,全力打造特色乡村旅游产品的建议。我局为优质旅游项目搞好服务和宣传工作,重点开展以下工作。一是雨母绿道(已建成13.5公里,规划新建15公里)、百万花海等项目的跟踪服务工作。二是继续深入宣传城市休闲游和乡村体验游。2016年3月26日,我局与区教文体局共同策划“绿色蒸湘·花漫雨母”市民徒步大会暨美丽乡村生态旅游活动,吸引了三千余名徒步爱好者参加,被alamy、湖南日报、新湖南、衡阳电视台等国内外主流媒体争相报道,充分展现我区美丽乡村秀美风景、纯朴民风,吸引广大市民来蒸湘区徒步郊游。2016年4月15日,我局又主动对接蒸湘区科协,为中国流动科技馆湖南衡阳蒸湘区站在市奇石文化博物馆举办的启动仪式,积极联系电视台、报社、网络公司等媒体,采取微信直播、微博转载、无人机拍摄等方式,进行全方位宣传报道,为市民体验科普旅游做好服务工作。2016年4月24日,我局与呆鹰岭镇共同策划成功举办了呆鹰岭镇堰头村首届农民趣味运动会,得到广大村民、市民的热烈响应,吸引了各大媒体记者的关注,活动新闻被新华社、中新社、新浪网、腾讯网、红网、光明网、农民日报、新湖南、衡阳电视台、衡阳日报、衡阳晚报报道,被其他省地市级媒体纷纷转载刊发。2016年5月8日,我局与教育文化体育局共同协办湖南省捷安特自行车嘉年华暨2016年衡阳第三届雨母山“珠江合创杯”山地车挑战赛,我局将着力打造离衡阳城区最近的“慢生活”旅游圈,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正不断加大,将为自行车、徒步、登山等休闲运动的开展搭建更优质的平台。我局已与区直工委、区信息化办举行 “春天里,最靓丽的你在哪里”美图美景集赞活动。12月将举办“祈福行善 温馨腊八”品腊八粥暨公益慈善活动。分主题充分展现本区游、玩、吃、乐、购等多形式乡村旅游体验,宣传推广我区“城市绿肺、美丽乡村、养生休闲、活力小镇”的旅游名片,为市民体验健康、环保、回归本真的慢生活休闲时光提供最佳乡村旅游生态目的地。

 

    再次感谢您对蒸湘旅游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蒸湘区旅游外侨民宗局      衡阳市蒸湘区雨母山景区管理处

 

2016年6月30日

 

 

 

信息来源:区政府办责任编辑:刘 露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