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开展业务培训。
1、认真落实组织机构和工作职责。今年以来,在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和安排部署下,各成员单位进一步明确了工作职责,加强了工作沟通和配合。区直各部门和乡镇街道先后明确了信息公开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安排了人员和经费专抓信息公开工作,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信息公开责任机制。年初,区政府还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明确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纳入对各乡镇街道、区直各部门的效能考核体系,切实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深入开展。
2、积极开展有关政策和业务培训。为持续提升信息公开工作进程,我区积极开展有关政策和业务培训。每年年初,针对电子政务和信息公开主题制定教育和培训规划。今年以来举办了三期电子政务及信息公开培训班,邀请专家授课,针对各单位领导、技术人员进行专题培训,参训人员达200余人/次。通过培训,提高整个领导层的信息化决策意识和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为我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稳步推进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同时,我区信息化队伍不断增强,素质不断提升,建立了一支人员达50人,辐射乡镇、涵盖各部门的信息员队伍,建立健全了相关管理制度和措施,带出了一支现代化的基层信息员队伍。组建信息员QQ群,在群内进行业务培训,技术指导,大家一起交流心得,互相学习。
3、及时向上报送公开内容和动态信息。今年1—12月通过衡阳市党政门户网站的“政府信息公开直报系统”报送政府信息843条,其中通知通告87条,工作动态498条,规划计划229条,采购信息5条,应急管理2条,统计数据4条,人事信息18条,列全市第二。
(二)主动及时公开信息,努力搭建公开平台。
1、完善主动公开内容。为进一步推进信息公开工作,区政府下发了《关于印发蒸湘区政府信息公开办法的通知》和《关于做好“中国?蒸湘”党政门户网内容保障工作的通知》。将“中国?蒸湘”党政门户网站内容保障任务细化落实到了各乡镇街道和区直各部门单位;网站按信息公开要求部署运行信息直报系统,对各单位信息的报送和采用情况,由系统在网站上进行实时发布,并把各单位政府信息公开情况纳入其年度绩效考评内容。截至12月,通过中国?蒸湘党政门户网发布政府信息4875条,其中工作动态893条,政府公文167条,最新公告195条,计划总结207条,其他243条,各乡镇街道和区直各部门单位利用信息直报系统共上报信息3045条,列全市第一。为做好依申请公开工作,制定并在网上公开了《蒸湘区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指南》《蒸湘区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制度》,公开了依申请公开的申请书、受理机构、受理方式、处理流程等内容。为规范蒸湘区政务类信息上网流程,“中国?蒸湘”党政门户网上发布坚持“谁上网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并落实监督检查工作制度。制定了《蒸湘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各单位信息公开工作的监督。
2、搭建信息公开统一平台。我区在保稳定、保运转及新机关办公大楼建设的刚性支出压力下,仍加大信息公开硬件建设投入,搭建高规格的信息公开平台。一是投入三百多万元,建设了内、外网独立运行的信息化系统工程,搭建了可与省、市及各业务部门互通兼容的电子政务统一平台,开设了网上行政审批服务大厅,对确定的审批项目建立相互配套的立体多层次审批信息公开体系,坚持“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标准,通过行政审批网、办事指南、一次性告知单、大屏幕等多种形式进行审批信息公开。截止12月底,为64个项目提供了与市审批服务中心“无缝对接”的审批工作;为18户大项目企业提供了市、区两级审批“专人专车陪审”;为楼宇经济、现代服务业等重点企业开通了48次“绿色通道”服务;为24户企业提供了全程代办服务;对29户新注册企业进行了跟踪回访,对区内注册的所有企业做到了“有求必应、有问必答、有难必帮”的后续服务。二是按照中央、省、市关于政府门户网站建设要求重新规划、改版建设蒸湘区党政门户网,并按信息公开要求部署运行信息直报系统,新版蒸湘党政门户网已于去年10月份建成运行,成为我区一个功能完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信息公开载体。三是加强了公共场所信息公开载体建设。借区新机关办公大楼建设契机,在新机关办公大楼一楼大厅新建一块4平方米的信息发布LED电子显示屏,新建了区档案馆政府信息查阅场所。这些信息公开平台和载体极大的方便辖区内居民群众办事,实现政民互动,真正架构起政府和公众间的沟通桥梁。
3、畅通政民互动渠道。为促进社会和谐,建设阳光政府,我区利用信息化手段为公众反映诉求开辟了多种渠道。现在,“中国?蒸湘”党政门户网的“政府论坛”、“书记、区长邮箱”、“政务邮箱”等互动性栏目已成为政府了解社情民意、群众建言献策的重要渠道。区委办、区政府办印发了《关于加强网络舆情和网民意见建议办理工作的通知》,明确了相应的工作机构和工作机制。这些互动性栏目由专人负责,对收到的信息经过收集整理、分类办理、督办落实、快速反馈、定期通报五个环节。实行限时办结制、分工督办制、逾期催办制等督办落实制度,做到群众反映的情况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今年,共受理衡阳市党政门户网政务邮箱转来邮件44件,已回复44件;“中国?蒸湘”党政门户网政务邮箱收到来信98件,已办结95件,其余3件正在办理之中;受理论坛网民意见和建议203件,已办结197件,还有6件正在办理当中,政府公共服务上网率达100%。
(三)规范完善制度章程,提高信息公开成效
1、建立并落实监督检查工作制度。制定了《蒸湘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各单位信息公开工作的监督,把各单位政府信息公开情况纳入其年度绩效考评内容。
2、做好依申请公开工作,提供优质便民服务。
制定并在网上公开了《蒸湘区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指南》、《蒸湘区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制度》,公开了依申请公开的申请书、受理机构、受理方式、处理流程等内容。截至目前,我区尚未收到政府信息公开依申请报告,没有发生因本区政府信息公开或不公开引起的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和申请情况,没有因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被公众投诉或媒体曝光情况发生。
3、严把保密审查关口,保障政府信息安全。
制定了《蒸湘区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区保密局、区信息化办分别明确了信息公开各岗位各环节的保密审查责任,依法依规对拟公开的信息进行保密审查。对每份公文和拟公开的信息都由信息公开保密审查人员进行审查,确保不发生泄密事件。
4、建立意见征询机制。制定了《蒸湘区政府信息公开评议制度》《蒸湘区政府信息公开受理举报制度》,在新版蒸湘党政门户网首页开设了政府信息公开评价栏目。
总之,蒸湘区2010年的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与先进理念、先进工作经验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我们将不懈努力、开拓创新,争取在今后的工作中力求新的提高。
信息来源:责任编辑:胡 鹏 |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