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数据发布 > 统计分析 > 正文

衡阳前三季度主要指标持续好转 经济延续稳中向好态势
www.zhengxiang.gov.cn作者:日期: 2017/10/27【字体:

  今年以来衡阳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各项决策部署,积极有效应对各种挑战加强预警研判和科学调度,前三季度GDP、投资、消费等主要指标持续好转,增幅均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态势得到巩固延续。但同时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性因素仍然较多,必须清醒认识当前存在的困难与问题进一步落实措施,争取全面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一、全市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从主要宏观经济指标看前三季度全市经济运行呈现增速回升、就业稳定、物价平稳、居民收入增加的良好格局。一是经济增长稳中有升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7.5%与全省平均水平持平,比一季度加快0.5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加快0.4个百分点,经济稳中向好态势持续发展二是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在经济增量扩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以及积极就业政策的共同推动下前三季度,城镇新增就业4.84万人已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87.99%;城镇调查失业率3.76%继续稳定在4.5%以下。三是物价水平温和上涨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CPI)上涨1.8%涨幅比上年同期回落0.3个百分点;7、8、9三个月分别上涨1.5%、1.3%和1.2%走势比较平稳。四是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前三季度,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88元增长 8.5%,快于GDP增速1个百分点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283元增长8.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42元增长7.9%。

  (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一是农业生产转型加快前三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3%主要农产品产量基本稳定。粮食生产发展整体平稳蔬菜产量增长2.2%,水产品产量增长1.9%生猪出栏增长0.5%。新产业、新业态、互联网+农业蓬勃发展农村电商交易额超20亿元,543个村级电商服务站正常运行二是工业结构持续改善。前三季度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30.7%和15.1%,分别快于规模以上工业24.4和8.8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达到11.3%和29.9%。而六大高耗能行业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0.1%低于全市平均水平6.4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8.0%较上年同期下降0.4个百分点。三是服务业比重进一步提升生产性服务业、新兴服务业较快发展。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3.2%,比第二产业高1.2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提高3.2个百分点;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8.7%比第二产业高23.8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提高4.9个百分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1-8月份生产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25.6%,科技服务业增长32.5%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增长16.4%。

  (三)“三驾马车”齐头并进

  一是消费稳步增长前三季度,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0.84亿元同比增长10.7%,比上半年回落0.5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家居类商品和享受型商品保持较快增长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25.2%,家具类增长18.3%化妆品类增长20.7%,金银珠宝类增长16.7%非商品类的服务性消费需求提升更快。前三季度南岳机场旅客吞吐量增长44.0%;邮电业务总量增长60.1%其中电信业务总量增长68.7%。二是投资稳中有进前三季度,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00.71亿元增长14.2%,比上半年加快0.1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工业投资趋稳回升全市完成工业投资增长14.3%,比上半年加快0.2 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14.7%。民间投资呈上升态势全市民间投资增长17.9%,比上半年加快2.1百分点总量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0%,比上半年提高2.1个百分点重点领域投资较快增长。全市基础设施、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分别增长17.7%、35.3%均快于全部投资增速。三是进出口快速增长前三季度,进出口总额195.8亿元增长78.0%,虽然比上半年下降14.6个百分点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1.5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14.36亿元,增长72.1%进口81.44亿元,增长87.1%进出口相抵,顺差32.92亿元

  (四)改革任务稳步推进

  一是落后产能较快收缩截至9月末,规模工业原煤产量同比下降16.0%前三季度与上年同期比较,规模工业增加值中采矿业所占比重由9.8%下降到9.3%水泥熟料产量下降7.0%,生铁下降8.0%铁合金下降31.0%。二是房地产库存继续减少前三季度,全市商品房待售面积已降至217.9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3%,比上半年减少4.68万平方米三是短板领域较快增长。县域经济方面:前三季度全市7个县市共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93.27亿元,增长7.2%较上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县域经济已成为衡阳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引擎工业经济方面: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自7月份以来连续3个月回升,发展态势持续好转从工业用电量看,7月份开始止跌回升8月份由负转正,9月份当月增长20.0%较6月份提高43个百分点。从工业增值税看前三季度,全市工业企业实缴增值税增长9.7%较上半年提高10.6个百分点。从新增企业看前三季度,全市新增规模工业企业24个较上半年增长16个;新增企业累计产值占全部产值的0.6%对产值增长贡献率为4.5%。

  (五)新旧动能加快转换

  一是创业创新蔚然成风前三季度,全市拥有市场主体23.62万户同比增长24.9%。其中企业48980户增长26.3%;个体户186746户增长24.6%。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的专利申请受理数为789件增长4.5%。其中有效发明专利拥有数998件,增长20.0%二是动能转换有力推进。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广阔市场前景的新产品不断涌现例如华菱衡钢开发的海洋工程用管、核电用管,特变电工的1000kV现场组装式变压器等在国内外重大项目中成功使用泰豪公司的通信指挥车、方舱等参与国防建设。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改造步伐也在加快前三季度,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27.9 %比上半年加快17.2 百分点,占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53.8%较上半年提高0.3个百分点。三是新产业引领发展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300.57亿元,增长16.5%其中,高新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22.8%新能源及节能技术增加值增长21.0%。四是新业态新模式快速成长“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线上线下加快融合,以网络销售为代表的互联网经济快速增长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等新模式蓬勃发展。前三季度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中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增长29.6%,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3.9个百分点网上商品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比上年同期提升0.1个百分点。

  二、经济运行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工业回升基础不牢一是部分主导行业增长乏力前三季度,规模工业中通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较上半年回落2.4个百分点;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2%对全市的贡献率仅3%,较上半年下降2.1个百分点二是新兴行业保持较高长势头存在不确定性。前三季度计算机、通信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42.7%,拉动全市增长3.6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经济稳定增长发挥了主要支撑作用。这主要得益于富士康集团的快速增长该集团在加快亚马逊系列生产线生产运行调度的同时,陆续新建智能家居产品生产线并投入使用对全市规模工业增长起到强劲带动作用,但是电子消费产品制造行业受外需不确定性影响较大,存在生产大起大落的波动因此,该行业后期能否继续保持较高增长势头存在不确定性三是传统产业持续复苏存在不确定性。由于大宗商品价格回升的拉动钢铁、有色、建材等上游传统产业去库存和盈利状况均有所改善,但若钢铁、有色等行业受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和行业发展饱和等因素影响则支撑工业发展的能力会受到制约。

  (二)投资增长后劲不强一是项目支撑不足前三季度,全市新开工项目2277个比上年全年的3404个少了1127个;施工项目3771个比上年全年的4170个少了399个,差距较大另外,全市计划投资5000万以上的投资项目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只有7.5%拉动作用非常有限。二是房地产开发投资低位运行从近三个月房地产开发投资来看,1-7月增长2.7%1-8月增长5.6%,1-9月增长4.5%增速持续低位运行。三是资金面较为紧张前三季度,投资项目到位资金增长12%低于全部投资增速2.2个百分点,其中国家预算资金下降8.3%而各项应付款增长26.5%。四是项目前期工作有待加强目前全市尚有一些已落地却一直未开工或者开工后中途又停工的项目,其中主要的原因是开工条件不具备或者中途某要素缺乏而导致无法正常推进包含资金问题、土地问题、规划问题、施工环境问题等等,其根源在于前期工作不扎实项目仓促上马。

  (三)消费增长面临制约一是限额以上法人企业增长乏力9月份,全市批零住餐限额以上法人单位中零售额负增长的企业共92家,较上年同期增加20家累计零售额负增长8.1%,较上年同期零售额负增长企业累计降幅扩大4.6个百分点拉低全市限上法人消费品累计零售额1.2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累计拉低幅度扩大0.5个百分点二是传统消费热点拉动作用减弱。前三季度全市23个限额以上法人商品零售类别中,有15个类别对全市限额以上法人消费品零售额拉动力较上年同期减弱其中,日用品类和五金电料类拉动幅度均收窄0.5个百分点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收窄0.4个百分点,粮油食品类和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拉动幅度均收窄0.2个百分点三是电子商务拉动力弱。前三季度全市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累计零售额仅占全市消费品累计零售额的0.3%,虽然其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13.9个百分点但由于电商零售规模不大,对全市社会品销售总额的贡献作用微乎其微

  三、工作建议

  (一)加强分析预判调度一是加强经济形势预判调度各有关部门要加强预研预判,协调行动继续适时把握重要行业、重要指标的动向,及时发现薄弱环节提出工作措施,推动目标任务落实同时,加强应统尽统工作认真履行部门统计工作职责,充分反映本部门、本行业发展的真实情况确保GDP核算数据全面、客观、真实反映全市经济发展状况。二是狠抓“四上”企业新增入库工作前三季度,全市累计新增“四上”企业数49个居全省第11位,与排前三位的长沙(254个)、永州(194个)、株洲(143个)差距很大建议进一步加强对各县(市)区政府、各责任部门新增“四上”企业考核力度,督促各级政府及各责任部门高度重视“四上”企业培育发展工作以及申报力度为全市稳增长提供坚强支撑和保证。

  (二)夯实工业回稳基础一是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升级积极推进冶金、建材等行业技术进步、联合重组和品牌建设,带动存量结构调整加快形成传统产业的规模效益和群体竞争优势,提高传统行业绿色化、精品化、集约化水平二是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引进国内外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重大项目加快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战略性产业,培育发展上下游关联配套企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提高新技术和战略性产业在全市工业中的分值,提升工业发展的韧性和后劲三是加大企业帮扶力度。相关行业主导部门要想方设法为企业排忧解难,帮助企业发展生产加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运行调度,特别对重点用电大户和纳税大户进行积极帮扶,实施因企施策、因症施策,进一步简政放权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为企业发展营造高效透明的政策环境

  (三)力促重大项目落实落地前三季度全市在建项目计划投资10亿元以上61个,占全部项目个数的比重仅1.5%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招商引资充实投资项目库破解大项目个数偏少、投资后续发展支撑乏力的压力。一是完善项目滚动发展机制从抓机遇、促发展的角度,加强项目前期工作提供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广阔、产品竞争力大、附加值高、经济效益显著的重大项目储备,真正形成“建成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的滚动发展机制二是要建立健全目标考核机制。加大对项目的督促、跟踪、检查力度特别是对重点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要积极协调帮助解决推动项目早日投产达效,为全市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提供有力支撑三是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对各类重点产业项目、重大民生工程在招商引资、项目推进、资金、土地等方面要优先安排、重点保障确保按时落地、开工建设和投产达效,为全市经济增量提速提供坚强保障

  (四)积极释放消费潜力一是创新消费模式当前电商对传统商业模式带来较大挑战,要加大培育力度加快电子商务、物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一批商品销售类、消费服务类和跨境贸易类电子商务平台促进线上消费。二是提升消费能力想方设法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特别是增加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完善社会保障机制,让更多人愿意消费、能够消费、敢于消费通过健全公共服务、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等措施,积极改善居民消费条件,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努力解除居民扩大消费的后顾之忧。三是扩大消费热点在满足居民吃穿等生存型消费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居民消费结构大力培育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教育文化与娱乐服务等服务性、享受型消费,改进消费供给提升相关商品和服务供给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吸引更多消费者释放潜在消费需求。

[供稿:衡阳市统计局    李    芝]

信息来源:湖南省统计局网站责任编辑:刘 露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