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面完成我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指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有序地流转,鼓励支持农民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村集体“三资”规划化管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2016年底,我区68%以上的村年经营性收入达6万元以上。
2.抓好秋、冬季森林防火工作,加强资源林政管理,认真组织开展联合执法,严厉打击各类涉林违法行为。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切实做到预防区和重点监控区内枯死松树的监测覆盖率和检测率达到100%;预防区内除害处理的监控率达到100%。进一步抓好绿化增量提质工作抚育管护及补植补造工作,确保造一片,成一片,绿一片。实现“全域公园化”的目标。加强对林业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管,确保全年不发生安全生产事故。以雨母山风景区森林资源为依托,抓好生态建设,提升景区品质,积极推进生态旅游。
3. 抓好秋冬农业生产,加大耕地抛荒督查力度,稳定全区粮食产量,确保农业生产安全;稳保菜篮子工程,推进雨母山万亩基地项目建设,稳定灵山-竹雅、松陂-土桥片蔬菜基地生产,继续加强引进蔬菜生产企业,推进蔬菜标准化生产,完善蔬菜标准园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完成全年蔬菜检测样品120批次,5000个,合格率96%以上。继续落实蔬菜信息监测工作。规范建立生产基地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档案。完成省农委稻田重金属污染VIP+n修复试验。加快全区农业生产单位三品一标建设。
4. 完成2016年农业产业化项目申报、推荐工作,完成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复评、申报、认定工作,完成省星级农庄复评、申报、评审工作,加快推进休闲农业升级改造,推进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的融合,将新农村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精准扶贫与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相结合,挖掘农耕文化,打造特色产业园,强化优势产业集聚效应。积极鼓励农业企业以资金、技术、原料和产品等为纽带,加快建立与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利用在衡高校的科研能力,扩大农业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信息沟通和业务合作,加快科技入户力度,使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成为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主要阵地。
5.根据省扶贫办最新文件精神,全面开展金融扶贫、产业扶贫、兜底扶贫、教育扶贫、救助扶贫等工作,完成全区户2040名贫困户全面脱贫任务。并确保我区的2个贫困村(高碧村和临江村)在今年完成摘帽。发放全国雨露计划网在线认证通过的22人的教育补贴,并在秋季开学后对雨露计划进行重新审核和录入。
6.完成基层设施、产业发展、社会公益等方面9个建设项目的重点民生实事项目美丽乡村示范村七里山村建设。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示范村,打造新竹村、土桥村、新民村富裕、美丽、文明的人居环境。完成幸福村、临江村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和高碧村精准扶贫示范村建设。继续加大农村乡环境和卫生整治工作力度,全面改变我区农村环境和卫生面貌,力争在全市年终考核重返先进行列。
7. 抓好秋、冬防疫工作,切实加强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进一步深入开展“瘦肉精”等违禁药品的专项整治行动和打击非法处置病死动物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动物检疫电子出证工作。在下半年全部实行动物检疫电子出证。推进水产健康养殖,优化鱼池标准化改造的区域布局,抓好渔池改造试点示范,每个乡镇必须完成2户以上水产滩涂养殖颁证。
8. 加快农机购置补贴实施进度,同时加大农机安全生产监管力度,继续抓好农机服务组织建设,有重点的培养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完成上级主管部门和局党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信息来源:区农林局责任编辑:张险波 | 分享: |